《百鳥朝鳳》:不管多晚看到這部電影,都是值得的
來源:guanshuodianying 發布時間:2019-12-29 21:10:48
![]()
《百鳥朝鳳》這部文藝片,絕對是今年電影圈中的熱門話題之一。
63歲的出品人那么一跪,讓這部電影出了名,同時也把它推到了風口浪尖。
原本這部高評分、好口碑的電影,排片率低到幾乎沒有的地步,票房也是一片慘淡,但方勵的一跪,改變了它的命運。
![]()
對此,有人說贊同使用這種非常手段,認為它值得;而有人卻說這是道德綁架,治標不治本。
其實,真正愛電影的人,根本就不會受到這個小插曲的影響。一部電影的好壞,直接用心去看就可以了。
其實這個小插曲能影響到的只是《百鳥朝鳳》票房,影響不到我們對它的評價。
而這部電影,就是那種,不管多晚看到,都會覺得它很值得,值得用心欣賞,值得慢慢品味。
![]()
的確是一部好電影。
關于這部電影背后的故事,想必大家早已從各種新聞中看過。導演吳天明是我國第四代導演,這部電影成了他的遺世之作,電影于2016年5月6日上映,吳導則在2014年的3月4日去世了,享年75歲。
《百鳥朝鳳》是吳導2012年的作品,事實上上,他在2013年憑借這部電影在金雞百花電影節上獲得了評委會特別獎。而電影在國內外各種電影節上的巡展,獲獎無數。
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有一個特別強烈的感受:這部電影一點也不像現在的電影。![]()
如果把它比作一個人的話,就是那種外表看起來風輕云淡、內心卻波瀾壯闊的人,雖然與世無爭、不疾不徐,卻是一個有故事的人。
所以,這是一部需要細品才能品出味道的電影。太毛躁、沒耐心的人看不來這部電影。![]()
電影探討的是傳統文化的傳承問題,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,它本應成為每一個藝術家注意的話題,但在電影商業化愈來愈嚴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,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。
電影中,陶澤如飾演的嗩吶王焦三爺,是一個對傳統手藝堅守不渝的人,不管社會如何變遷,人心如何浮躁,他始終保持一顆熱愛并誓要將嗩吶技藝傳承下去的決心。
![]()
![]()
![]()
所以他對收徒非常嚴格。
而他的徒弟,天鳴和藍玉,這兩個少年是嗩吶技藝的傳承者。
天鳴不畏困難,歷經磨難,最終沒有辜負師父的期望,將這門手藝發揚光大。![]()
而藍玉明明比天鳴更聰明,卻因為性格的原因,沒能繼承到師父的衣缽,并且被師父趕出焦家班。
誠如無雙鎮對辦喪事請吹嗩吶的規矩一樣:道德平庸者只吹兩臺,中等的吹四臺,上等者吹八臺,德高望重者才有資格吹“百鳥朝鳳”——對于繼承嗩吶技藝的人來說,唯有德才兼備者才有資格學習百鳥朝鳳。![]()
好在有一個游天鳴繼承了師父的衣缽,沒有讓師父失望。
電影雖然有些沉重,但好歹有個讓人欣慰的結局。然而現實不是藝術作品。我們的傳統文化、傳統手藝每時每刻都在消亡,盡管一直都有吳天明這樣的人在關注、努力,但太過于勢單力薄。
引起人們的思考,引起國人對傳統文化的關注,我想這是吳導在這部電影中想表達的用意吧。![]()
![]()
這也是這部電影之所以感人的最主要原因吧。
《百鳥朝鳳》這部文藝片,絕對是今年電影圈中的熱門話題之一。
63歲的出品人那么一跪,讓這部電影出了名,同時也把它推到了風口浪尖。
原本這部高評分、好口碑的電影,排片率低到幾乎沒有的地步,票房也是一片慘淡,但方勵的一跪,改變了它的命運。
對此,有人說贊同使用這種非常手段,認為它值得;而有人卻說這是道德綁架,治標不治本。
其實,真正愛電影的人,根本就不會受到這個小插曲的影響。一部電影的好壞,直接用心去看就可以了。
其實這個小插曲能影響到的只是《百鳥朝鳳》票房,影響不到我們對它的評價。
而這部電影,就是那種,不管多晚看到,都會覺得它很值得,值得用心欣賞,值得慢慢品味。
的確是一部好電影。
關于這部電影背后的故事,想必大家早已從各種新聞中看過。導演吳天明是我國第四代導演,這部電影成了他的遺世之作,電影于2016年5月6日上映,吳導則在2014年的3月4日去世了,享年75歲。
《百鳥朝鳳》是吳導2012年的作品,事實上上,他在2013年憑借這部電影在金雞百花電影節上獲得了評委會特別獎。而電影在國內外各種電影節上的巡展,獲獎無數。
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有一個特別強烈的感受:這部電影一點也不像現在的電影。
如果把它比作一個人的話,就是那種外表看起來風輕云淡、內心卻波瀾壯闊的人,雖然與世無爭、不疾不徐,卻是一個有故事的人。
所以,這是一部需要細品才能品出味道的電影。太毛躁、沒耐心的人看不來這部電影。
電影探討的是傳統文化的傳承問題,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,它本應成為每一個藝術家注意的話題,但在電影商業化愈來愈嚴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,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。
電影中,陶澤如飾演的嗩吶王焦三爺,是一個對傳統手藝堅守不渝的人,不管社會如何變遷,人心如何浮躁,他始終保持一顆熱愛并誓要將嗩吶技藝傳承下去的決心。
所以他對收徒非常嚴格。
而他的徒弟,天鳴和藍玉,這兩個少年是嗩吶技藝的傳承者。
天鳴不畏困難,歷經磨難,最終沒有辜負師父的期望,將這門手藝發揚光大。
而藍玉明明比天鳴更聰明,卻因為性格的原因,沒能繼承到師父的衣缽,并且被師父趕出焦家班。
誠如無雙鎮對辦喪事請吹嗩吶的規矩一樣:道德平庸者只吹兩臺,中等的吹四臺,上等者吹八臺,德高望重者才有資格吹“百鳥朝鳳”——對于繼承嗩吶技藝的人來說,唯有德才兼備者才有資格學習百鳥朝鳳。
好在有一個游天鳴繼承了師父的衣缽,沒有讓師父失望。
電影雖然有些沉重,但好歹有個讓人欣慰的結局。然而現實不是藝術作品。我們的傳統文化、傳統手藝每時每刻都在消亡,盡管一直都有吳天明這樣的人在關注、努力,但太過于勢單力薄。
引起人們的思考,引起國人對傳統文化的關注,我想這是吳導在這部電影中想表達的用意吧。
這也是這部電影之所以感人的最主要原因吧。
- 我們輕視了生死2018-10-16
- 企翼云采購,找貨詢價好幫手2018-10-19
- 2018-10-24
- 一定要看!最權威最齊全的種植業、畜牧業、漁業洪災應急技術!2018-10-26
- 美國買房七項費用可以抵稅,?不知道就虧了!2018-10-29
- 【玉出云南】水晶球的挑選和擺放2018-10-30
- 這顆行星上最早的音樂節2018-11-01
- 2016河北各高校校長畢業致辭!看看今年你的母校校長說了啥?2018-11-02
- 你是如何一步步被“舒服”殺死的?2018-11-03
- 劉備如何面試諸葛亮?老板一定要學!2018-11-04